狗不理北京店全部停业,百年老年何以转型“人爱理”

摘要:狗不理在北京的最后一家门店,近日已宣布停业。败退京城餐饮业,或许是狗不理集团在转型路上的一个重要的警示牌和突破口。

狗不理在北京的最后一家门店,近日已宣布停业。败退京城餐饮业,或许是狗不理集团在转型路上的一个重要的警示牌和突破口。

1858年,狗不理包子始创,如今经历了160余年的风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公司开始尝试利用“狗不理”这一知名品牌开展特许连锁经营,1980年第一家特许连锁店在北京开业。自2005年国企改制以来,其奉行的品牌高端化路线一直备受质疑,脱离现实的价格让经营无法走上正轨。

2020年5月,上市不到五年的狗不理从新三板正式申请终止挂牌。

2021年3年,狗不理在北京的最后一家门店停业,总体线下门店数量进一步收缩。

争议不断的百年老字号

狗不理的高价,一直为消费者所诟病。早在2012年,青年导演张洲在微博上公开发文吐槽:“在天津吃狗不理包子,8个小包子要100元……”对于老百姓来说,自然希望正宗的传统味道能够传承下来,但一个包子动辄十余元,纵使味道再好,日常也很难消费得起。

除了不够实惠的价格,让普通消费者望而却步。狗不理近些年诸多负面的服务反馈和危机公关,也让其深陷舆论漩涡,招致品牌形象受损。

去年夏天,微博博主“谷岳”发测评视频,点名北京王府井狗不理“价高难吃”,在网上掀起热烈讨论后,遭到狗不理方的报警处理。

狗不理公关声明发出后,非但没有化解舆论危机,反而引发多方抨击。这家具有国字号声誉的老招牌,从口味、定价、服务等多方面,受到了消费者的质疑。

曲线布局进军食品工业

线下门店的收缩并不意味着“狗不理”品牌的消亡。

事实上,狗不理餐饮连锁业务近些年在市场上的反馈并不理想。除在北京市场外,其在“大本营”天津的一些线下门店也日前显示“暂停营业”。

资料显示,狗不理将自身定位为“速冻食品行业的生产商和销售商”。相比实体餐饮的纷纷衰退,狗不理似乎将目光转至了食品工业领域。

3月18日,狗不理宣告称,集团2021年1月至2月营收同比增幅38%,春节期间同比增幅46%。实际上,从2016年起,速冻包子就日渐成为主要营收。2019年公司财报显示,速冻包子占总营收的40%,总额达6368.62亿元。

“从速冻产品上来说,狗不理肯定打不过三全之类的品牌,但是它有它独特的品牌和工艺,和三全它们有一定的差异化。”食品行业分析师朱丹蓬分析称,狗不理现在是用速冻和生鲜两条腿走路。

目前狗不理的速冻食品业务包含线上线下多渠道、线下与商超等渠道合作,而线上设立了天猫、京东旗舰店。与此同时,3月24日,狗不理集团与厦门航空天津分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拓展延伸航旅产业链条,开始新的产业布局。

战略转型不忘守本初心

业内人士表示,狗不理餐饮业务的萎缩主要源于与市场的脱节。产品单一、依赖区域化经营和旅游消费的狗不理是时候思考自己的转型路径。

狗不理是一个金子招牌,尽管在食品工业化的改革中取得了初步的成果,但目前的规模还有待扩展,品牌价值有待进一步的放大。其未来的发展必须从理念到战略,从模式到管理进行全方位的重塑再造。

对于任何一家企业而言,凭借优质的产品、贴心的服务,才能够持久地赢得人心。作为存续百余年的的老字号,狗不理包子理应秉承创立之初的“包子好吃,价格公道,童叟无欺”的宗旨,不忘初心,不断地与时俱进,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编辑/倪雨
本平台发布/转载的内容仅用于信息分享,不代表我司对外的任何意见、建议或保证,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tonews.cn,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同时,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和引用,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今日商讯。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