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布降价,开放加盟,为何茶饮巨头盈利仍不如从前?

摘要:如今的茶饮市场,喜茶和奈雪确实“不香了”,是因为当代消费者的选择更多了,曾经依靠营销推广和氛围感的高端茶饮,如今再也不是消费者的最优选择,在新入局资本的冲击下,没有一成不变的忠实顾客,只有选择更多元化的消费者。

近日,一条关于“喜茶、奈雪为何不香了?”的微博热搜引发热议,曾经在社交平台霸屏、创造营销神话的喜茶、奈雪,为什么盈利不如从前了?

喜茶、奈雪一度被称作年轻人的“续命奶茶”,与蜜雪冰城一起构成了茶饮品类“三巨头”鼎立的格局。相较于“你爱我,我爱你,蜜雪冰城甜蜜蜜”的全国式出圈,茶百道、霸王茶姬等品牌的奋起直追,如今的喜茶和奈雪,虽未“泯然众人矣”,但热度也不复从前。

喜茶和奈雪的颓势也并非近期出现,数据显示,2018年到2021年,奈雪亏损金额分别为0.66亿元、0.39亿元、2.02亿元和1.45亿元,而喜茶在2022年初也被爆出裁员风波,尽管官方予以否认,但企业经营状况也确实不佳。

为何盈利不如从前?

1.后疫情时代的“消费降级”,消费者更注重“性价比”

疫情时代大众消费欲望有所降低,日常消费品中的“消费降级”、“平价替代”现象持续出现,消费者开始更注重商品的性价比,在茶饮市场也是如此,消费者会更青睐于平价好喝的茶饮。

数据显示,2022年茶饮市场规模达1419亿,茶饮品牌人均消费中,超过20元的茶饮只占4.5%,较2021年降低约28.2%,而低于20元的茶饮约占市场份额95.5%,其中10-15元的人均消费占比高达52.4%,这个区间将会成为茶饮品牌竞争的“红海”。

高性价比是茶饮市场的大势所趋,2022年喜茶宣布下调多款产品价格,修改产品配料定价,宣称再也不会有30元以上的饮品,奈雪也顺势推出了最低价9元一杯的产品,这些降价策略也一度被网友戏称为“脱下了孔乙己的长衫”。

然而降价也难挽救品牌的颓势,从短期来看,喜茶和奈雪的订单数量确实有一定增加,但从奈雪公布的财报数据看,降价调整的长尾效应并不突出,仍未挽救连年亏损的现状。甚至在降价之后,部分消费者反映茶饮口感不如从前、用料比以前少、除了杯型的选择,实际价格并没有降低等问题,尽管品牌后面及时作出回应,但也流失了一部分受众。

曾经爆火的奶茶在新鲜感和热度退散之后,高昂的客单价难以留存忠实客户,也难以维持喜茶和奈雪高昂的商圈租金和人工费。

2.新一线市场饱和,下沉市场产业布局落后

蜜雪冰城的爆火,让资本看到了“加盟制+供应链模式”对茶饮品牌盈利的重要性,加盟模式也极大开拓了城镇市场,一时间被忽略的下沉市场成为资本的新宠,各大茶饮品牌在全国遍地开花。

据中研普华产业院研究报告分析,新茶饮市场在一二线城市增速放缓,趋于饱和,如今呈向三四线城市下沉的趋势,深入挖掘下沉市场已经成为时代风口。目前蜜雪冰城、茶百道等品牌门店已快速布局,成功打通城镇茶饮市场,门店数量超5000家。

曾经一直坚持百分百直营模式的喜茶、奈雪,终于也向加盟“屈服”了,去年11月喜茶首次开放加盟模式,今年4月奈雪收购的乐乐茶开始在华东、华中区域试水加盟。但从两家品牌公布的数据来看,虽然在三四线城市销量有一定的提升,但相较于深耕于下沉市场多年的蜜雪冰城、古茗等茶饮品牌,市场占有率仍不足,供应链体系不完善,难以带来规模效应下的成本降价。

以喜茶为例,曾经高价下的喜茶可以不计成本,将优质原材料空运到全国门店,但引进加盟模式之后,运输条件的不足和成本的增加,难以形成同其他品牌之间的差异,喜茶的优势已经不如从前,甚至因为部分加盟门店的质量和卫生问题,使喜茶的品牌形象受损。

3.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同质化问题仍待突破

百花盛开的茶饮市场,对于消费者是多种选择,但对于品牌却是竞争丛林,如今的市场已经不是从前“一招吃遍天下鲜”、“酒香不怕巷子深”的时代,在茶饮品牌营销日益趋向于年轻化,探索出圈路径的同时,茶饮的品质越来越重要。

如今,新式茶饮赛道已经进入中后期,茶饮的同质化问题也愈发严重,一款热销茶饮的出现,往往会让其他品牌趋之若鹜,喜茶的爆品多肉葡萄被复刻,奈雪的果茶系列也是众多茶饮品牌模仿的对象。

茶饮同质化问题归根结底是因为奶茶制作步骤简单、易模仿,市面上的茶饮多是“奶茶+奶盖”、“果汁+奶盖”的组合,可复刻性强,同质化严重,而在口感相差不大的情况下,消费者会偏爱更加平价的茶饮品牌。

如今的茶饮市场,喜茶和奈雪确实“不香了”,是因为当代消费者的选择更多了,曾经依靠营销推广和氛围感的高端茶饮,如今再也不是消费者的最优选择,在新入局资本的冲击下,没有一成不变的忠实顾客,只有选择更多元化的消费者。

喜茶、奈雪的企业经营战略转变,与其说是走下神坛,更恰当地说是迎合市场趋势的转变,是兼具高端茶饮品牌调性的同时,开始兼顾下沉市场。

编辑/司梓楠
本平台发布/转载的内容仅用于信息分享,不代表我司对外的任何意见、建议或保证,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tonews.cn,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同时,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和引用,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今日商讯。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