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SU7亮相谣言多多,雷军的“梦想之车”为何饱受质疑?

摘要: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小米SU7能否凭借技术创新和产品定位在电动汽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还需要继续努力,积极面对市场变化和挑战。

1月8日至1月10日,小米汽车官方微博陆续发布了小米汽车答网友100问(上中下集),主要涉及定价定位、设备自研、实际体验、版本差异、安全性能等。

由于小米首款车型SU7在2023年12月28日的技术发布会上引发了极大的关注和热度,两辆无人驾驶的小米、SU7驶入发布会舞台,更是进一步带动了现场气氛。雷军在演讲中表示,他们要打造的不仅仅是一款普通的汽车,而是一款能够媲美保时捷和特斯拉的梦想之车。这一宣言引发了大量的猜测和质疑,各种不实信息和抹黑攻击也随之而来。为了回应外界的关注和澄清误解,小米决定发布100问,以向外界传达真实信息并粉碎谣言,这是小米维护品牌声誉和消费者权益的必要方式。

谣言四起

100问中,对于外界最为关心的最终售价,“9万9”、“14万9”、“23万9”等各种版本被小米官方持续否认,为降低起售价而发布“丐中丐”版本或是生产红米汽车的猜测也被坚决否定,声称小米SU7就是标准版。

另有两问是关心小米汽车的核心技术是否皆为自研。

“小米SU7搭载的转速超过两万一千转的超级电机V6为2020年联电TZ220XS000老型号电机”以及“压铸合金材料‘泰坦合金’并非自研”两条不实谣言一度盛传。

小米汽车官方微博已经及时表态,小米电机V6是小米和联电联合研发的全新电机。经过双方的共同努力改进了电机转子应力拓扑结构,大幅提升电机转速和功率密度,并取得了相关专利;而泰坦合金问题,小米也在第一时间了公开了相关专利及合金中使用的十一种元素的配比,予以证明。

饱受质疑

在发布会结束后,小米股价却出现下跌迹象,“市场对小米SU7并不买账”的声音开始出现。

其实,早在2021年,雷军宣布投入100亿进军智能电动汽车产业时,质疑挖苦已经是此起彼伏。

面对缘何入局汽车的疑问,雷军当时的解释颇有种不得已而为之的意味,他坦言:手机业的黄金时代早已过去,不想落伍就必须把握汽车工业和消费电子的融合的风口。

比起从零造手机,从零造汽车更是一段任重道远的跨越之路。

众所周知,造车业投入大、研发周期长、风险高,技术储备、资本加持和战略眼光更是缺一不可。

能否解决电动汽车三电系统专利的核心问题;无人、自动驾驶的技术问题;不走手机零部件外包生产的老路而是自建厂生产的选择是否正确......在当时完全无从验证,此外,还要面对国内近200家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企业的惨烈厮杀,雷军仅凭一份破釜沉舟的勇气,在造车这条百年赛道上自然得不到外界广泛的看好与支持。

不论是手机还是电视,小米产品在最初进入市场时,最大的卖点似乎都是主打高性价比,而当小米SU7起步面向中高端市场,声称价格50万以内,确实有点贵,但“贵的有理由”时,打破了小米对于外界一贯展现的品牌调性,这样的选择是否正确仍有待时间检验。

雷军那一句“50万以内小米SU7没有对手”,更是引起了不小的争议。雷军自述与之对标的保时捷Taycan Trubo,在价格方面小米绝对做到了完胜,而在其他方面可以说各有优势,如续航层面小米SU7更为出色,而在电机功率方面保时捷Taycan Trubo更强一些。

面对声势浩大的质疑,雷军或许会在未来的正式发布会上向外界一一阐明支撑他“狂妄”的资本。

2021到2024,仅用三年时间,小米便实现了电动汽车的从0到1,然而,小米真的已经填补上它与其他同行间曾经相隔的鸿沟并实现领先了吗?

曾经经验与技术的缺乏,一直备受诟病。如今依靠强大完善的研发团队,雷军的“梦想之车”似乎已经实现逆转,他称小米SU7已经具备了完整汽车大工业智能制造能力,其自研技术更是实现了多项“中国第一”、“全球第一”。但开发出这一款售价50万元以内,形似保时捷的新能源轿车,又是否真的把握住了汽车市场的脉搏?

小米汽车100问解答了绝大部分网友的疑问,如今空前的热度也能够帮助它更好的凸显自身优势。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小米SU7能否凭借技术创新和产品定位在电动汽车市场占据一席之地,还需要继续努力,积极面对市场变化和挑战。

编辑/刘晓茹
本平台发布/转载的内容仅用于信息分享,不代表我司对外的任何意见、建议或保证,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tonews.cn,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同时,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和引用,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今日商讯。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