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场具身智能竞赛绝非简单的资本游戏,而是互联网巨头面向未来的战略升级。
在外卖领域激烈厮杀过后,互联网大厂又将“战火”烧至了具身智能这一前沿领域。
7月21日,京东连续战投了3家具身智能头部企业,分别是千寻智能、逐际动力以及众擎机器人。这是继今年5月参投智元机器人后,京东在具身智能赛道上的又一次关键落子。
资本布局背后,是京东对该领域的战略聚焦——今年3月,京东已成立具身智能专项部门,由原商汤科技副总裁沈徽领衔,并整合内部多支前沿技术团队协同发力。
美团出手则更为密集且具前瞻性。近两个月,美团已接连领投了它石智航、星海图、自变量机器人等具身智能初创公司。据不完全统计,美团过去三年在机器人及相关领域的投资已涉及30家企业,包括市场热度极高的宇树科技、银河通用等明星公司,并成为了宇树科技、银河通用的最大外部股东。
2024年12月,美团更是亲自下场,成立深圳极雀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由美团旗下深圳美团低空物流科技有限公司全资持股,经营范围包含智能无人飞行器制造、智能机器人的研发、人工智能应用软件开发等。
阿里、腾讯同样不甘落后。今年6月,阿里与腾讯作为共同领投方,参与了宇树科技C轮融资。作为领投方之一,蚂蚁集团更是从幕后走向台前,于年初设立具身智能子公司“蚂蚁灵波科技”,充分显示了阿里系深度布局的决心。
目前积极布局具身智能的互联网大厂名单还在不断增加。从投资到自研,大厂们正竞相押注那些可能重塑自身基本盘的前沿技术。
具身智能的核心在于将AI与物理实体结合,通过机器人等载体在真实环境中执行任务。这一技术特性决定了场景落地能力成为竞争关键,而拥有丰富场景资源的互联网大厂天然具备优势。
京东在零售仓储、物流配送领域积累深厚,美团拥有全球领先的即时配送网络和线下服务生态,阿里则覆盖商业、金融、本地生活等多维场景。这些真实、高频的商业场景,为具身智能技术的落地验证提供了无可比拟的试验场。
今年7月,京东推出了面向机器人领域的JoyInside平台,旨在构建人形机器人在零售、物流场景的落地生态。目前京东JoyInside平台已经接入了多家机器人厂商产品,比如MagicDog Pro四足机器人、元萝卜Al下棋机器人、众擎PM01等等。在这一产业升级的关键窗口期,京东正通过“投资+自研+生态共建”的三维布局,深度切入具身智能赛道。
这场具身智能竞赛绝非简单的资本游戏,而是互联网巨头面向未来的战略升级。随着传统互联网业务增速放缓,能够打通虚拟与现实、实现智能体与环境交互的具身智能技术,正成为重塑产业效率和用户体验的关键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