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拾“人间烟火”,应考虑让“地摊经济”作为一种长期经济形式存在下去

摘要:自从2020年5月27日,中央文明办明确,在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再将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之后,“地摊经济”又回到人们的视野中,出现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人间有了烟火,但实际存在的问题也数不胜数,担心的问题绝非多余:会不会将之前的城市治理成果消费掉?会不会阻碍交通?商品质量如何得到保证?消费追责问题如何解决?食品和环境卫生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都还需要抓紧出台和落实各项措施,重拾“人间烟火”,应考虑让“地摊经济”作为一种长期经济形式存在下去,提升民众的美好预期。

自从2020年5月27日,中央文明办明确,在2020年全国文明城市测评指标中不再将马路市场、流动商贩列为文明城市测评考核内容之后,“地摊经济”又回到人们的视野中,出现了“千树万树梨花开”的景象,人间有了烟火,但实际存在的问题也数不胜数,担心的问题绝非多余:会不会将之前的城市治理成果消费掉?会不会阻碍交通?商品质量如何得到保证?消费追责问题如何解决?食品和环境卫生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都还需要抓紧出台和落实各项措施,重拾“人间烟火”,应考虑让“地摊经济”作为一种长期经济形式存在下去,提升民众的美好预期。

回顾我国的经济发展历程,地摊经济曾经有两次重要的时刻,第一次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时期,那个时候,个体户、私营经济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式,做生意、摆地摊成为一种发家致富的新兴手段,据说现在的很多首富当年都摆过地摊,马云、柳传志、宗庆后都摆过地摊;第二次是国有企业改制的集中期,那个时候大批的职工下岗失业,地摊经济主要的作用是解决就业的问题。“地摊经济”也极大的丰富了人们的生活,记得那个时候,晚上加班之后最惬意的时候是叫上几个同事坐在街头的烧烤摊上吃喝烧烤,喝着啤酒,大话江湖。

但是在后期城市发展治理,摆地摊又成为城市治理的牛皮癣,所以那个时候,我们认为地摊经济是城市治理的毒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也出现了一个新的职业:城管。那个时候,摆地摊的人最害怕的是:城管来了。其实都是低估了“地摊经济”在人们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没有给到“地摊经济”应有的地位。

现在,有的人知道允许摆摊了之后心中十分欣喜,再也不用惧怕城管来,灰溜溜的带着自己的摊位逃跑了,不过如果摆地摊的人多,各种各样的小摊位,长时间停留在一个街道上,可能会引起拥堵,造成交通不便,这又会增加交警的工作量,开心了城管,苦了交警,无疑又是一种烦恼。而且摆地摊的人多了之后,相对来说顾客就变少了,地摊经济效能可能会下降。

而且现在出现了拥有门面的店主反映,有些摆地摊的地摊距离他店门很近,大大影响了他店内的生意,心中也会感觉不公平,自己租金很多钱一个月,而别人免费在自己门前摆摊,多少会有些不如意,这样又会引起另一片消极声音。而有些摆地摊的摊主也有反映,摆在别的店面门口之后会有店里的人找他要租金,一天多少多少钱?摊主就会觉得很离谱,不愿意交租金,这时候难免又会有争吵的声音出现,引发新的社会矛盾。

同时,作为个体也应理性看待自己是否适合摆地摊。另外很多人都认为,摆摊不需要花费很多的前期准备资金,是一个很好的创业选择,而且不需要店面,不需要交租金,减少了很大一部分的经济压力,可以完全投身于自己经营的产品中,于是一小部分人可能会选择放弃在公司里工作的机会,而选择摆地摊,甚至有人鼓吹摆地摊买宝马奔驰,一个月赚的比打工一年赚的还多。科技和创新依然是我们要重点发展的。而且摆地摊也是需要能力的,产品的核心竞争力依然是最重要的,你做的产品是否能吸引路人停下脚步,你卖的东西是否能吸引到回头客。另外,你是否适合摆摊,比如说吆喝的功夫,都是能否摆好地摊的重要水平。

有些地方将地摊当做地摊文化来规划,但“地摊文化”不是说干就能干好的,要综合考虑它周边的居住环境和人员层次,我们还是要根据实际的情况来客观地看待摆地摊,如果不加以对“地摊文化”的管理,迟早会好心办坏事,获得与想象中相反的结果。地摊本身不是毒瘤,治理不好才会成为毒瘤,经济下滑,疫情影响,确实是摆在我们目前的困难。国家也希望在疫情之后重现“人间烟火”,地摊经济是一种可行的手段,但经济问题任重道远,如果放任“地摊经济”野蛮发展,或许是误解了政策的初衷,各地也需要积极制定更稳妥的政策来帮助“地摊经济”,这样我们的经济才能越来越好。

编辑/林巧巧
本平台发布/转载的内容仅用于信息分享,不代表我司对外的任何意见、建议或保证,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tonews.cn,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同时,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和引用,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今日商讯。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