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寒武纪本轮股价大涨始于7月10日,从低点520.67元涨至8月25日的1384.93元,涨幅高达165.98%。
“国产AI芯片第一股”寒武纪股价连日上涨,过去5个交易日涨超45%。截至8月25日收盘,寒武纪股价再创新高,报1384.93元/股,直逼A股“股王”贵州茅台1490.33元收盘价,总市值达到5794亿元。
寒武纪本轮股价大涨始于7月10日,从低点520.67元涨至8月25日的1384.93元,涨幅高达165.98%。若将时间线进一步拉长,从2023年1月的54.15元谷底算起,在不到三年的时间里,寒武纪股价涨幅已超20倍。
随着寒武纪股价不断飙升,公司85后创始人陈天石身家也水涨船高。据悉,陈天石持有寒武纪29.63%股份,按当前市值计算,其身家已超1700亿元。
多重利好助推,市场情绪高涨
寒武纪此轮股价暴涨,是多重利好的集中释放。8月21日,DeepSeek-V3.1模型正式发布。该模型使用了UE8M0 FP8 Scale的参数精度,UE8M0 FP8是针对即将发布的下一代国产芯片设计。在业界看来,技术迭代推动算力芯片国产化进程加速,寒武纪被称作中国的英伟达,其自主可控的平替价值正在快速显现。
与此同时,国际市场的变化也为寒武纪带来发展机遇。据报道,英伟达已要求三星电子和安靠科技等零部件供应商暂停生产专为中国市场设计的H20人工智能芯片。受此消息影响,以海光信息、寒武纪为代表的国产AI算力芯片企业股价应声大涨。
此外,8月24日高盛发布研报,将寒武纪目标价进一步上调50%至1835元/股,显示出国际投行对该公司前景的极度看好。高盛基于以下三点上调对寒武纪的目标价:第一,中国云服务商增加资本支出;第二,芯片平台多元化,以DeepSeek-V3.1为例,专为新一代国产芯片定制,帮助客户降低单一供应链风险;第三,寒武纪通过非公开发行进行的研发投资于8月中旬获上交所批准。
8月中旬中国信通院宣布8家企业通过DeepSeek兼容性测试,寒武纪位列其中,再次印证了该行对寒武纪强大研发能力的积极看法。
业绩拐点已现,未来发展可期
公开资料显示,寒武纪成立于2016年3月,创始人及不少核心团队成员来自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公司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的研发与技术创新,能提供云边端一体、软硬件协同、训练推理融合、具备统一生态的系列化智能芯片产品和平台化基础系统软件。2020年7月,寒武纪成立仅4年就登陆科创板,成为“国产AI芯片第一股”,上市首日市值即突破千亿大关。
值得关注的是,寒武纪股价爆发有着扎实的业绩支撑。去年第四季度,寒武纪迎来业绩转折点,首次实现单季度盈利。今年一季度,寒武纪实现营收11.11亿元,接近2024年全年收入水平,同比大幅增长4230%;归母净利润为3.5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亏损2.27亿元实现业绩大逆转。至此,寒武纪已连续两个季度实现盈利,公司景气拐点已然确立。
据了解,寒武纪计划未来三年投入450亿元用于AI芯片及软件开发,彰显了公司对研发和生成式AI的坚定投入。在国产替代加速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寒武纪作为国内AI芯片领域的龙头企业,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