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评分8.6,这部纪录片告知人们互联网的恐怖真相

摘要:《智能陷阱》纪录片中,来自硅谷的前高管和算法工程师向人们揭示了互联网产品免费模式背后的恐怖真相:“If you’re not paying for the product, then you are the product.”

网友们有没有思考过:为什么互联网软件大多都是免费的?

诸如国外的Facebook、推特、谷歌,国内的抖音、微信、百度等皆是如此。一个产品,创作者费尽心思让它变得好用,用户却完全不需要为此付费,其中有着怎样的商业逻辑?

cellular-4599956_960_720

假期后的第一个周末,小编选择在被窝里刷剧来度过工作后短暂的不适应期,网飞新出的一部纪录片引起了我的兴趣——《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纪录片透过硅谷高管的话语,向世人描述着一个冷酷的真相:所有人都被困在“楚门的世界”,互联网正在毁掉我们。

但凡混迹于互联网的人都明白,越是免费的东西,用户真正需要付出的成本就越发昂贵。

《智能陷阱》纪录片中,来自硅谷的前高管和算法工程师向人们揭示了互联网产品免费模式背后的恐怖真相:“If you’re not paying for the product, then you are the product.”

Facebook、推特从来不是产品,它只是工具。大公司们利用这些工具一刻不停地收集着用户信息,工程师们从中分析用户的喜好,再针对算法进行优化,从而剥夺用户更多的注意力,最后把用户们打包卖给广告商们,潜移默化地改变用户的认知和生活方式。

timg (1)

在整个商业逻辑里,广告主才是互联网公司们真正的顾客,用户只是可以买卖的产品资源。

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泛滥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的问题,无数的作品提醒着人们不要沉迷于手机和网络,要更着眼于现实生活。而《智能陷阱》所要告诉你的却是:人并非天生就被互联网上的内容所吸引,一切的背后其实是互联网科技公司们早就设计好的。

说得简单点就是:当你沉迷于发朋友圈、刷抖音微博,逛B站知乎,很大程度上不是因为你自制力差,而是因为这些产品在创建之初就这样设计的。

在软件背后,专家学者们绞尽脑汁开发出令人上瘾的算法机制,以此来抓住用户的眼球,延长软件被打开的频率和时长。

世界上几乎是最聪明的一群人每天都在研究怎样让人沉迷,普通人能够抵制那才是不可思议。

p2620430220

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曾信奉那句“算法没有价值观”,但《智能陷阱》告诉人们:算法是内嵌在代码中的观点,它并不是客观的。算法会被成功的商业模式引导、优化。

哈佛商学院教授Shoshana Zuboff被采访时说,在商业上,FaceBook、推特们为了卖出更多的广告,需要给予顾客确定性。而确定性就来源于算法,来源于数据分析。

以前有一部反乌托邦电影《楚门的世界》,主角生活在一个完全设计好的世界里,电视节目利用他的人生才取悦观众,来嵌入各种广告。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互联网产品中,我们所有人都被困在“楚门的世界”里。

p2620282748

每个地方,每种喜好,每种行为数据,现在甚至不需要额外的人去分析这些数据,大公司都在通过智能AI算法无限追踪、收集并分析。无数的行为数据,会构建出完整的用户画像,为广告商提供精准的推送确定性。

Shoshana Zuboff教授将这个市场称为:从未出现的、最大的人类期货市场。过去我们交易猪肉期货、钻石期货,现在人类也成了期货。

你喜欢看健身减肥视频?好的,在你看同类视频前,经常插播一条蛋白粉或减脂代餐的广告。你喜欢看游戏视频?好的,鼠标键盘等游戏硬件广告安排起来。

大数据推送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用户的某种选择,用户还以为是自己根据喜好做出的购买决定,难以察觉背后的操纵者。

p2620282372

纪录片中,那些来自大公司的研究者们似乎表现出前所未有的不安,他们是最熟悉算法的人,也是最先察觉到危机的人。人类对于智能技术过于乐观,只看到了对于生活便利的改变,却忽略了资本主义贪婪的逐利性。

算法只推荐给人们感兴趣的东西,它并无道德感。而为了获取更多的商业利益,算法正在逐渐失去控制,人类深陷在互联网科技公司构建的虚拟世界中却浑然不自知。

注:本文由今日商讯独家原创,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或引用。

编辑/倪雨
本平台发布/转载的内容仅用于信息分享,不代表我司对外的任何意见、建议或保证,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tonews.cn,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同时,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和引用,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今日商讯。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