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产业陷入危机,竟是因为无“芯”之过?

有眼

摘要:面对这块“尚未开发的肥沃土地”,国内小鹏、蔚来、小米等厂家早已虎视眈眈,在全球缺芯背景的逼迫下,造芯领域的新秀更是层出不穷。怎么做?朝哪做?做到什么样才算好?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中国这么多大厂,就没有一个能打进汽车芯片市场的? 你别说,目前还真没有。

面对这块“尚未开发的肥沃土地”,国内小鹏、蔚来、小米等厂家早已虎视眈眈,在全球缺芯背景的逼迫下,造芯领域的新秀更是层出不穷。怎么做?朝哪做?做到什么样才算好?一系列的问题也随之出现。

今天,小编带你一览汽车“芯世界”。

1

被“扼住咽喉”的现状。

技术从来都是产业的命脉,掌握核心技术也就代表着能够以最轻松的姿态登顶行业顶端。据统计,英特尔的毛利达到56%,而惠普却只达其二分之一,经常出现在大众视野中的惠普更是只达到了1.5%的净利率。

由此可见,技术的掌握权在谁手里,真正的利润也就在谁手里,其余厂家不过是利润带底端的“加工者”。

“外壳的制造商实数廉价,拥有技术的厂家才是王牌。”不得不承认,这就是现如今市场的现状。仅仅因为芯片短缺,全球就有299万辆汽车停产,这就意味着有数以万计的大厂员工守着“汽车躯体”难寻“真芯”,被扼住咽喉的感觉,任谁都想要彻底摆脱。

2

“杀出血路”的决心

现如今,我国已经将突破芯片技术归入十四五规划之中,足以见得其在经济市场当中的重要地位。

加上在全球汽车制造厂纷纷宣布因芯停产的现状,各大厂家都开始钻研汽车芯片的技术,势必在芯片市场上“杀出一条血路”。

但事实,又真的能够做到吗?

如何做到突破技术的同时,成功挤入市场、打开市场,这才是最难的。

3

“长江后浪”的难上加难

抛去其它因素,造芯有多难?

首先,汽车芯片不同于手机芯片,它对于有害物质腐蚀、水等标准都远高于手机芯片,除此之外对于耐受性等都有很多的要求,对于规格标准更是严格。

而且生产芯片的过程是个十分庞大的体系,其中对于材料、制作工序的要求都不断提高,想要追上原本的水平已经是难上加难,要想超越,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现如今芯片市场处于被国外厂家垄断的情况,在技术、产业链、供销都相对固定的大环境下,就算现如今的中国厂家使用大量人力物力研究出芯片技术,但能真正打入市场进行流通,还需要大量的时间。

老牌巨头分割市场份额的现状究竟何日开始改变?这还是未解之谜。

4

迎难而上的意义究竟为何?

既然突破芯片技术这么难,那为何还有那么多厂家迎难而上?

我国一直以来都以“突破”为前进的动力,无论是建国时的原子能核心技术还是当初的手机芯片,都能够用时间和不断进步的技术进行攻克。因此在汽车芯片上,也注定贯彻此种精神。

另一方面,全国疫情导致各大行业产业都处于下坡路、低谷状态,汽车行业更是以此受到很大的影响,要想尽快实现我国汽车产业的复苏,恢复蒸蒸日上的状态,就要用“芯片独立”作为突破口。

芯片技术一旦解决,也等同于我国汽车产业向前迈进了一大步。

“无芯问题”还需大量时间进行突破,但势如破竹的决心与不得不前行的现状,就是我们这颗“幼苗”成长为参天大树最好的化肥。

编辑/刘晓茹
本平台发布/转载的内容仅用于信息分享,不代表我司对外的任何意见、建议或保证,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tonews.cn,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同时,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和引用,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今日商讯。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