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之殇 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品牌还有多远?

童华兵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科技研发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品牌、中国创造迎来了走出去的良机,尤其是大型制造企业更应有紧迫感,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

提起制造业我们首先想到的欧美品牌,电子产品领域的苹果、三星,精密机械领域的川崎重工、日本FANUC,口罩领域的3M和霍尼韦尔公司。在汽车制造领域,汽车机器人虽然标注着中国制造,但核心技术还是川崎重工的,类似的情形数不胜数。

图片1

生产线相同,工艺相同,产品也一模一样,就因为使用了中国品牌,比原先的国外品牌掉价好几倍。利润都被国外品牌瓜分,中国企业一直处于利益链的最下游。

当然,也有很多企业想要创造自己的品牌,他们通过多年为大牌代工,掌握了大量先进的生产技术与工艺,以及管理理念,但品牌推广需要花费大量的金钱和人力,这不是一般中小企业所能负担的。再者很多企业习惯了代工,忽视了市场开发能力,失去了核心竞争力。所以,很多企业推出的自主品牌也最终不了了之。

德国的厨具、日本的马桶盖,很多人不远万里从国外购回,但实际上这些所谓的洋品牌,其实是地地道道的中国制造。

中国的确具有世界工厂的美誉,确实为全世界提供了许多物美价廉的产品。但在国际产业链分工的链条中,中国一直处于中下游。一个正常的产品生产周期包括设计、采购、制造、销售、售后,我们只参与了制造这一单一环节。并且只是掌握单一的组装程序,没有掌握上下游全产业链,也就没有定价权,始终被人牵着鼻子走,导致了别人吃肉,我们喝汤的卑微局面。

做的都是劳动密产业,利润微薄,并且由于国内劳动成本增加、疫情、营商环境持续恶化,不少跨国巨头将工厂建在印度、越南等更廉价劳动力的国家。微薄利润不再有,中国制造业竞争形势进一步加剧。

纵观全球,欧美德日仍然是高端制造业技术领先的国家,德国4.0时代早已开启,汽车工业水平领先全球;以高精尖为代表的日本,在钢材铝材等材料技术方面的探索有所专长,其“笔尖钢”也受全球高度关注;美国拥有许多技术专利,并且技术高度保密性,其他国家想追赶,也只能望而却步。

近年来,中国也在不断加大科研力度,进行转型升级。多年的发展使得我国具有了完备的工业体系,这也是为迈向高端制造领域的技术攻关奠定了强大的工业基础。当前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高铁、国产大型客运喷气式飞机C919、天宫一号等高端制造业水平不断提升。从实现技术的前提来看,超高精度数控机床是高端制造业发展的必备条件。目前国内已经拥有丰富的技术经验,使得高端制造业水准的数控机床可以应用更大范围的制造。

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科技研发实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品牌、中国创造迎来了走出去的良机,尤其是大型制造企业更应有紧迫感,肩负起自己的历史使命。

过去中国制造主要高度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通过劳动力、成本优势实现超越发展,以物美价廉走向世界。30多年斗转星移,中国品牌、中国创造站上一个新起点:由过去的大进大出向优进优出转变,由过去的粗放发展向集约经营转变,由过去的贴牌代工向科研创新转变;同时,一带一路”等对外开放战略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国际化商机,中国企业不断提升自身竞争力,以及过硬的产品,以更好的品牌为产品赋能,打破对中国品牌的刻板成见。“走出去”提升水平和层次,引领“中国制造”从产品输出向技术输出、资本输出、品牌输出转变。

笔者认为参与国际品牌竞争,实现“走出去”的战略目标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深刻理解“贴牌”与“代工”的意义,改变“有订单就接”的服务标准,以我为主不断加大研发力度及产品创新,积极开展国际化产能合作,让别人为我贴牌;第二个阶段布局全球零售,直接与当地大零售商、电商平台进行合作,必要时设立国外保税仓,提高业务的针对性,便捷、高效地服务当地消费者;第三个阶段是提升“委托设计”水平,通过与海外合作伙伴开展战略合作,不断提升的核心技术,扩大品牌影响力。

实现这个目标我们需要引进高端国际化人才,包括设备、技术研发、国际营销等方面的精英;其次是引入国际一流设备,对标国外优秀企业,引进先进生产工艺;同时还要在欧美成立研发中心,吸收最新研发成果并转化为高端科技产品;在此基础上,持续稳步地推进自主品牌。

品牌转型升级首先需要实现生产的智能化与数字化,以提升我们的质量效率;利用互联网工厂建立消费者平台、研发者平台、生产者平台、供应者平台,打造开放文化,实现生产者、研发者、供销者、消费者的无缝对接,从大规模生产到大规模定制,改变运营模式,打造新的竞争力;此外,还必须在设备自动化、管理信息化、运营互联网化、品牌国际化等方面全方位发力。

世界需要中国品牌,如何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品牌迈进,让中国制造打通通江达海的“最后一公里”,不仅难以一蹴而就,而且道路还异常漫长曲折。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公司注重科技研发、不断进行技术突破,以及品牌与国际化接轨,相信在不远的未来产品不仅仅贴上“中国制造”的标签,更要贴上“中国品牌”的标签,引领世界制造业新潮流。

编辑/王希
本平台发布/转载的内容仅用于信息分享,不代表我司对外的任何意见、建议或保证,我们倡导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烦请将版权疑问、授权证明、版权证明、联系方式等,发邮件至info@tonews.cn,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同时,欢迎各方媒体、机构转载和引用,但要严格注明来源:今日商讯。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